对借“疫”逃债的“老赖” 应坚决打击

  发布时间:2020/4/26 10:11:09 点击数:
导读:对借“疫”逃债的“老赖”应坚决打击

疫情发生以来,实体经济遭受冲击,部分个人、企业的还款能力和意愿受到影响,延期还款或利息减免成为现实需求。对此,央行、银保监会等部门及时出台多项举措强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,保障企业和个人在疫情期间的金融服务。但一些政策却被“老赖”“反催收”群体借题发挥,趁机加以利用,将政策变为其拖延还款、逃避催收的“理由”。(4月13日《经济参考报》)

比如,受此影响,微信、QQ、闲鱼等互联网平台近期涌现大量“反催收”群组和服务,传授利用疫情期间相关政策拖延还款的新招数。一些借款人便借此钻政策的空子,通过伪造隔离、停工等证明,并对催收人咬定自己受疫情影响就能轻松过关,而由于一些借款机构很难做到严格审核把关,由此导致借款人拖延还款付息。

疫情期间相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,本意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金融支持,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。但这些善意之举在帮助疫情受害用户共渡难关的同时,却被一些“老赖”等别有用心之人当成了恶意“逃废债”的“挡箭牌”。

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,既有政策标准不够清晰因素影响,也有相关部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原因。如,《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》指出,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企业,可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,报送信用记录。但标准如何掌握、怎样进行核实难度却很大,这就为不法之人借“疫”之名行逃债之实留下空子可钻。

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,借“疫”逃债危害不小。一是破坏了良好的金融秩序,影响诚信社会建设。“老赖”以及“反催收”群体歪曲解读政策,有组织、有预谋并有偿指导他人与金融机构“对抗”,拖欠贷款不还,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诚信社会建设。二是加大了金融风险。尤其是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,此风盛行势必加大流动性缺口,极易引发行业“爆雷”风险。三是不利于资金的充分有效利用,还将造成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上升,影响经济健康发展。

对此,相关部门应多方入手,对借“疫”逃债的不法之人予以严厉打击。

首先,要进一步明确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执行范围,以及相关证明的取得途径,增强证明的可信度。优惠政策的执行要实事求是,避免“一刀切”。放贷机构也要加强对借款人疫情影响程度的调查分析,严格审查验证,有效甄别,及时剔除“老赖”“反催收”群体。另外,对于信用风险较大的“老赖”以及在疫情爆发前就存在长期违约行为的个人和企业,应拒之优惠政策之外,不予优惠政策支持,该纳入不良的要及时纳入不良,不让其钻政策的空子。

其次,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催收行为。对伪造信息、钻政策空子、扰乱金融秩序的“老赖”和“反催收”群体,相关部门要进行严厉打击,消除其生存的灰色地带。

此外,金融机构也要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手段,充分利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核查借款人相关信息,确保信息来源真实准确,为信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。同时,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应对风险预案,加强风控管理,并严格客户筛选,避免盲目拓展客户,有效防控金融风险。





上一篇:手上有借条还是输了官司 法官提醒:尽量留下转账记录 下一篇:
相关文章
  •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!